当前位置:bbin下载,bbin注册,bbin宝盈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当前位置:bbin下载,bbin注册,bbin宝盈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曾经的“皇室贡米”小站稻,始于宋、名于清,为起源地和核心产区的津南区孕育下了“源、魂、种”的基因。从悠悠历史长河中走来,向乡村全面振兴走去,小站稻蹚出了一条从一粒良种到万亩良田,从单一种植到农文旅融合的成长路线。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国家南繁基地考察时,关切询问天津小站稻情况,同年天津市启动小站稻振兴计划;2019年小站稻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天津津南小站稻种植系统被认定为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小站稻品牌成功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4年津南区小站稻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种植面积达到5.82万亩,再创历史新高……在时代、文脉、“三农”交织前行中,小站稻香飘满城!
串“米”成链 锻造招牌产业集群新优势
叠翠流金,祖国大地由南向北,徐徐铺开五谷丰登的绚烂画卷,令人不禁直呼“我言秋日胜春朝”。
定睛海河南岸,田垄纵横、稻穗荡漾,成排的收割机在天蓝地阔间“列队”穿梭。小站稻的丰收乐曲已在小站稻会馆核心种植区奏响,在这里,颗粒归仓的16个水稻品种中有10个为初次“亮相”,是由坐落于会馆村的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潜心研发,囊括了超高产吨粮稻品种、超优质小站稻品种和天津市水稻主栽品种的迭代升级品种。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的试种,这些水稻品种通关了“层层考验”,长势喜人,将于2025年大面积推广。
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依托基础理论、种质资源、栽培技术等水稻前沿科学,立足于“品种创新+结构调整+示范引领”的三位一体功能定位,助力津育水稻品种实现“北过长城、南过长江”,让“中国田”用上bbin下载,bbin注册,bbin宝盈的“天津种”。
金谷集团作为小站稻产业振兴的龙头企业,同样专“芯”致志,建设分子生物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引进分子标记技术,开展分子辅助育种,彰显出强劲的科研实力。集团自主研发的“津育1875”通过了天津农作物品种审定,“津育1992”也经过了两年的区域试验,目前已进入终审阶段。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津南区着力打造“种业芯城”新高地,切实用好驻区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平台的人才智力资源,调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积极性、主动性,持续强化种业核心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示范推广。
聚焦聚力“种(子)、种(植)、管(理)、收(割)、运(输)、储(存)、加(工)、销(售)、消(费)”九个环节,津南区持续壮大小站稻产业链,组织串联3家链主企业、60余家链上企业,合力打造国家级小站稻产业集群。津南区在相继建成小站稻种源研发基地、稻种繁育基地、种植新技术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又投资1.3亿元建设11个小站稻产业集群项目,通过打造小站稻育秧基地、全自动包装设备提升、低温仓储改造、稻米加工车间改造等项目,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一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论“稻”震撼拉开……
——育下“好苗子”、播种“新希望”。小站稻育秧基地项目“落户”金谷集团,2024年建成了16个高拱棚,通过控温、控湿、“炼苗”等举措,全链条呵护秧苗成长,残盘率降至5%,秧苗质量大幅提升。俗话说,秧好半熟稻、壮秧产量好。基质育秧是水稻安全绿色生产的关键一环,“流水线”“工厂化”的育秧模式,具有效率高、成活率高、秧苗根基好的特点。2024年津南区基质育秧达到120万盘,满足全区配套机插4万余亩。
——用好“科技招”,管出“好状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津南区一方面从超前控糵、节水灌溉、测深施肥、一喷多促、统防统治等方面下大力气,提升水稻单产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建设了数字乡村产业智慧大脑项目,数智化设备“上岗”后,实现了小站稻从种子研发到规模化种植的全链条管理,数据“云上跑”,确保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和可控性。目前,全区主要水稻种植区实现机种、机管、机收率100%,亩均产量500余公斤。
——包装“全自动”,加工“节拍合”。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各生产环节忙而有序、衔接顺畅。公司不断优化工艺,让包装设备与前端生产“同频共振”,实现了灌装、装箱、封箱、码垛等全自动生产流程,在节能降耗的同时,加工处理能力也不断跃升。此外,公司还在2024年升级了大米抛光机、红外色选机,新建了前端稻谷仓、改建了加工段凉米仓与辅料仓;盘活存量将老旧仓房改造为成品库,再次提升了加工与仓储的综合水平。
从春播到冬藏,从种子到消费,津南区依托小站稻产业优势,突出农业高产优质高效这一重点任务、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在稳生产、提档次、延链条、增效益上下真功、务实招,推动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在津沽大地见行见效。
探索“水稻+” 打开农文旅深度融合新思路
“一粒米”托起了一个产业,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灵魂。
“日出东方啊,响晴的天啊,呀嗬咳咳呀咳咳。远近闻名啊,小站稻……”丰收时节,在西小站村的西光剧社里,曲式舒缓悠扬的“小站挠秧号子”再次唱响。被列入天津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小站挠秧号子”早于1956年就曾登上全国民歌民间音乐会的舞台,唱出了一股文艺与农业交融的津南农韵。
一株株稻穗也被“植”在了bbin下载,bbin注册,bbin宝盈文艺载体上。非遗项目“陈氏制瓷(手绘)制作技艺”巧妙地将水稻元素刻画在瓷器上,小站稻艺术瓷、文创水杯、茶板、碗等作品相继上市,让稻耕文化随着瓷器走进生活、漂洋过海。会馆村的巨幅稻田画火爆“出圈”,以稻为笔,以自然为色彩,勾勒出“津彩南望 和美乡村”八个大字以及天开津南园、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绿屏·八里湾等津南标志性建筑的风采。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或登顶瞭望塔或漫步栈道,感受农业综合体中农文旅的相得益彰。
这些还不够,以小站稻、稻田蟹为原料,津南区研制出了一系列“舌尖上的美食”。“津南礼物”有稻儿米糕的店铺内热气氤氲,历经泡米、磨浆、发酵多道工序的精心制作“激”出稻香,一个个“米胖子”成为游客的伴手礼。津南特色菜入围单位——稻田里,处处洋溢着津南“味道”,铺设稻耕文化照片墙,布置农具展示区,并推出罾蹦稻花鱼、稻田蟹八珍豆腐等稻田菜,口口留香、锁住记忆。
在津南智慧的打磨下,小站稻的文旅形态“包罗万象”,可听、可赏、可用、可品,更可玩。
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稻田“晋升”为垂钓园。初次“试水”稻蟹混养立体化种养模式的北中塘村,就圈粉了不少十里八乡的“吃客”前来体验。稻养蟹、蟹养稻,1500亩农田里共收获稻田蟹约5万斤,农户、合作社、村民都从中尝到了“甜头”。这几天,稻田蟹刚一售罄,镇、村就开始筹划2025年的运营计划了。2024年,全区继续挖掘稻田价值,稻蟹混养面积达2.2万亩,实现了一田双赢。
此外,津南区以小站稻为IP,差异化打造小站稻作展览馆、米立方、津津乐稻等旅游景区以及稻香斋、禾舍等民宿,同时将非遗项目、民俗文化、农业资源融入文化体验、亲子互动、农事研学中,拓展bbin下载,bbin注册,bbin宝盈以“稻”为核心的文旅场景。“寻源稻乡游”“等你‘稻’来体验游”“秋香‘稻’津南主题游”三条旅游线路均“入列”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2024年津南区还依托练兵文化和稻耕文化启动建设乡村旅游重点片区,集科普示范、产业发展、田园休闲、旅游度假、农业生产等功能于一体,总面积约66平方公里,成为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的有效招法,为拉动和繁荣全域农文旅经济发展增添了助力。
一粒米香飘一座城,金灿灿的津南“丰”景画满秋天,景中有辛勤耕种、敢于突破的执着;有传承文化、留住乡愁的情愫;有振兴乡村、强农富农的雄心。擦亮小站稻“金字招牌”,津南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