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下载,bbin注册,bbin宝盈

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bbin下载,bbin注册,bbin宝盈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乡村小火塘 群众大舞台——云南保山腾冲市猴桥村“火塘会议”
赋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日期:2024-08-30 11:33 作者: 来源:云南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繁荣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等意义重大。

  随着农村生活方式、利益格局与社会结构等发生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发展载体弱化、群众主体意识不强、吸引力不足等困境,急需破解。

  地处云南保山腾冲市西北部的猴桥镇,西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盏西镇、支那乡毗邻,西北与缅甸联邦接壤,国境线长72.8公里,距缅甸甘拜地镇31.5公里,原名古永傈僳族乡,2000年6月撤乡设镇。全镇国土面积1086平方公里,辖9个村110个村民小组,有猴桥、轮马、胆扎3个抵边行政村、22个抵边村民小组,主要有汉族、傈僳族两个民族。2023年末,全镇有7144户29338人,其中少数民族5984人。近年来,猴桥镇立足山区实际和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的殷殷嘱托,充分利用当地群众喜欢烤火的生活习惯,把猴桥村作为试点,探索以“火塘会议”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路径,持续实施阵地培育、理论宣讲、文化传承等活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24年7月17日至18日,中央文明办文明创建局来到猴桥镇猴桥村调研,对这一做法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相关工作要求。为更好总结经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探索,保山市委宣传部组建调研组深入当地蹲点调研、走访农户、解剖麻雀,形成调研报告。

  一、“火塘会议”概述 

  (一)“火塘会议”的由来。火塘是傈僳族世代相传的民风乡情,蕴含着亲情和欢乐、影响着生产和生活、燃烧着希望和图腾。傈僳族把火塘叫作“阿多别”。在傈僳族民间传说中,火塘来源于先辈“木布帕”。提到“火塘”两个字,就会让人联想到在简陋的茅草屋内,人们围在温暖的火塘边生活、闲侃等场景。火塘曾经是这个边陲村庄每个家庭的标配,傈僳族人家没有了火塘就如同没有了家。实际上,猴桥村的“火塘会议”由来已久。过去寨子里举办大型活动都会在村庄空地点一笼火,以此为中心把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如遇一般事项,便以农家的火塘为流动“据点”来集结相关人员,商议事项、解决矛盾纠纷等,可以说是一种日用而不觉的文明载体。近年来,猴桥村利用“火塘会议”的形式,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贯彻落实兴边富民政策等任务,把“火塘会议”开到村寨、开进群众家中,宣传党的政策、开展文化活动、培育文明乡风,全村的精神面貌日新月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了明显进步。

  为什么“火塘会议”受欢迎、效果好?对此,猴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文辉总结了三点:一是猴桥村地处极边之地,位置偏远、地广人稀,比如,猴桥村下辖的国门新村,距村委会约10公里、距镇政府20多公里,党员、村民到村委会参加会议、开展活动等距离远,来往不方便,很难组织在一起;二是猴桥村常年多雨,气温低,尽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到站里开展活动也“坐不住”;三是部分傈僳族群众听不懂汉族语言,而村里开展活动因为要兼顾各种民族只能说汉话,导致部分傈僳族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效果不好。问题导向、群众导向、实用导向,促使“火塘会议”这一组织形式应运而生。

  (二)“火塘会议”的内涵。火塘可以视作家庭生活的中心,它能烧水、做饭、煨茶、取暖、照明。过去没有通电时,火塘一烧,屋里、院里亮堂堂的;天气凉了,焐个火就能温暖一屋人。一边烤火,一边做饭,再煨上一罐茶,既能边干家务或边生产(如剥玉米、编篮子、捡烟叶等),又能同时陪着前来走亲戚、串门子的人拉家常,节省空间、时间,热闹气氛。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人们在火塘旁边进行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神灵乃至睡觉休息。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火塘不仅仅与人们的日常起居饮食密切相关,还蕴含丰富多彩的文化寓意,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载体价值和教化功能。可见,火塘首先是一种民族生活的文化,同时火塘聚集人员和家庭议事功能也使它变成一个信息传播、宣传交流、社会交际的场所,很多民族传说与历史在火塘边传承,很多民族技术与歌舞在火塘边延续。“火塘会议”实质上就是一种适应农村社会关系、贴近群众生产生活、传承传统习俗的基层组织形式、群众工作方法及社会治理载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拉近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的关系,形成更加紧密、融洽、正向、互助的农村社会关系,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三)“火塘会议”的优势。“火塘会议”作为一种自然形成的文明载体,它与传统乡村会议相比较,更加具有实效性。从猴桥村分析,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就近开展更好组织,猴桥村的“火塘会议”就在寨子里或群众家,距离近、易往返,变请群众“走上来”到干部“走下去”,组织起来很方便,群众也不嫌麻烦,真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氛围温馨更坐得住,充分利用群众吃在火塘边、乐在火塘边的习俗,一塘炉火、一杯香茶,身上不冷、嘴里不闲,使气氛自然融洽、如同身处自家,群众身暖心更暖,比又冷又硬的会议室、活动室坐得住、放得开;三是乡音熟悉更利沟通,到农户家里开“火塘会议”,遇到傈僳族群众就讲傈僳族语,遇到汉族群众就讲当地方言,相同的地方语言和相似的生活环境,容易使群众产生共鸣,拉近彼此距离,放下防备心理,真正打开话匣子,实现畅所欲言;四是打感情牌更加聚心,“火塘会议”都是以自然村的村民为主要对象,村民相互间大多有亲缘关系、邻里关系,大家彼此了解、相互熟悉,遇到不痛快的事情或不满意对方也会考虑到“凡事留人情、日后好相处”,往往有理没理都会宽容为大,五分道理、五分情面,沟通协商更加顺畅。

  二、“火塘会议”赋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精神文明建设实例分析 

  猴桥村位于腾冲市猴桥镇西北边境,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4.5公里,是世代守边、戍边的重要军事要道和前沿阵地。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有390户1823人,其中傈僳族占97.8%。党总支下设8个党支部,有党员62名。全村有劳动力1190人,外出务工77人(其中省外国内务工人员56人、市外省内务工人员21人)。村中几乎家家户户有火塘。2019年11月以来,猴桥村以“火塘会议”为阵地和抓手,坚持有事议事、无事宣传的原则,共开展各类火塘会306次,其中理论宣讲51次、政策宣传204次、商议重点事项12项、解决矛盾纠纷39件。猴桥村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云南省卫生村和市级文明村等,铺出边境村凝心铸魂、乡风文明、乡村善治、精神富足、小康幸福的新路子,家家户户房头上红旗飘扬,村容村貌洁净美丽,展现出一派乡风文明新气象,实现从贫困村到边境小康村、再到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嬗变,边疆各族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一)做法成效 

  一是小火塘传递“好声音”,共同铺出凝心铸魂路。猴桥村持续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开展“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唱国歌、升国旗、走边关”等主题活动,凝聚“为国守门、为国把关”的思想共识。以“党支部+火塘会+N”为实践路径,实行挂村领导讲理论、宣政策,村支书和第一书记讲村情民意、谈贯彻落实,其他人员说产业技术、讲发展故事,用“双语”(汉语、傈僳语)乡音土语“议事”,拿衣食住行、人情世故等话题“说事”,让理论宣讲带有bbin下载,bbin注册,bbin宝盈的“泥土味”,切实做到了让党的声音家喻户晓,有效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猴桥镇党委书记李有旭说,过去群众到村里开会都是听乡村干部讲,听不进去多少,还要走很远的路,既不方便,效果也不好。把开会地点设到火塘边,传上一根烟、喝上一口茶,把大道理变成拉家常、侃白话,你一言、我一语,也能把道理讲清楚、使群众听明白,达到入脑入心。火塘成为流动的课堂,走进群众当中,散发出泥土芬芳。村民们纷纷表示:“坐在火塘边就能听到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这种形式很好,我们听得进去。”

  二是小火塘引育“好家风”,共同铺出乡风文明路。猴桥村坚持德润人心,把家风培育作为基础工程,大力培育文明寨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入发展各方面,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用好火塘会、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推进殡葬改革。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党员示范户等评选活动,讲好腾冲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苏文富、守边党员蔡文茂、退休村医刘会仙等身边“最美人物”故事,引导群众崇德向善、移风易俗,以“好家风”带动“好寨风”。如今的猴桥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家家户户房顶都飘着红旗,走进任何一户群众家中,都是热情好客、谦逊有礼。

  蔡玉凤今年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施甸一中校招就业,成为一名思政课老师。她的姐姐蔡玉仙于2022年从湖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家旁边的边民互市驳货场工作。村里像姐妹俩这样通过读书走出去的人不少,仅国门新村一个村民小组就有在校大学生30多人。蔡玉凤说,她和姐姐生长在农村,父母从小便要求她们孝顺、节俭,锻炼身体,到外面多看看增长见识。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她大学期间就入了党,加之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党和国家有更深的情感,结合自己生长的国门新村,她切身感受到家乡变化大、党的政策好,村民互帮互助、邻里团结热情,像个友爱的大家庭,所以她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很幸福”。

  1992年出生的窦文辉是一名多才多艺、开朗健谈的农村青年。他家大门头和堂屋都悬挂着“家和万事兴”的牌匾。他说,虽然父母都是农民,偶尔也会拌两句嘴,但从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更不动手打架。父亲窦卫红是一名党员,经常教导他们兄妹三人“家和万事兴,有话要好好说,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国家都是为老百姓好”。在这样的教育下,他家三个子女相互帮衬、团结和睦,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种文明实践活动,力所能及地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三是小火塘议出“好村规”,共同铺出乡村善治路。猴桥村坚持把村规民约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引导村民自治管理,推动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以规范内容为抓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形成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40条村规民约,推广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提倡传统礼俗、反对陈规陋习。下设的村民小组则根据实际情况简化条款。如国门新村的10条村规民约:爱国爱党爱家,拒绝偷、引、带,不害人害己害寨子;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不信教、不传教;初一、十五家家户户大扫除,东西不得乱丢乱放;教育好小孩、孝敬好老人,夫妻和睦,不得搞家暴;酒从量饮,不得酒后滋事和驾车;有难事先找党员、干部,不得无理取闹、胡乱告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得搞破坏环境的事;勤劳致富,房前屋后种植瓜果蔬菜,不得随意乱搭乱建;国家的、集体的和私人的要分清楚,不得侵占公产;勤俭节约,不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每一条都与各家各户相关,具有操作性。猴桥村以村规民约、“红黑榜”为依据,深入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引导群众自我管理、服务、教育、监督。深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构建“村党总支+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群众”四级组织架构,划分53个党员责任区,成立党员文明实践队9支,选出党员中心户39户,设立党员先锋岗6个,形成总支联支部、支部联小组、小组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的为民服务体系。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管好用活39个“十户联防”互助组,引导党员群众“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做到邻里守望、互帮互助。同时,实施“火塘+微治理”“火塘+微心愿”“火塘+微服务”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结对帮扶群众300余户,认领服务事项100余件,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长效,形成“党员争做‘啦的帕’(带头做事的人),人人勇当‘阿咪嚓’(敢于担当的人)”的良好氛围,实现了矛盾纠纷不上交、不出村。国门新村实现了5年内矛盾不出村、信访零上交。

  在沙家坝自然村,蔡某四兄弟因赡养老人问题产生矛盾。为了解决问题,调解员组织了一场火塘会,与兄弟四人进行沟通协商。大家围坐在火塘边,调解员耐心细致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倾听每个人的诉求,从法理、道理、情理分析矛盾症结,给出调处方案。通过反复协商和沟通,最终达成了令人满意的调解协议。不仅解决了老人的赡养问题,也促进了家庭和睦,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

  猴桥村灯草坝的蔡秀英一家三口,儿子患有精神障碍疾病,孙子上初中,家中缺少劳动力,生活极度困难,村组干部多次到蔡秀英家了解情况。2023年11月20日,在蔡秀英家燃起的火塘旁,村干部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需求,初步形成解决方案。不久后,通过向上沟通协调,为蔡秀英的儿子办理了残疾证,并在2023年12月将其纳入特困分散供养范围,每月的补助金和残疾补贴共计3012元,解决了这个家庭的收入来源问题,使全家人重燃起对生活的信心。

  2022年,猴桥村连续收到农户杨新荣、杨新才和河心寨村民小组长反映的集体林地承包矛盾纠纷。河心寨集体林团石头洼区域原由杨新荣和杨新才承包,用于发展草果产业。初期,双方对界线划分较为模糊,不注重界线管理,未产生明显矛盾。近几年,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林界纠纷时有发生,彼此不相容、不相让。猴桥村集体林关系390户1807人,河心寨集体林关系24户124人,此类矛盾纠纷的处理“牵一发动全身”。经过一家一户走访,村副支书欧文龙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调解。当天查看完纠纷地界后,杨新荣、杨新才、余廷美、熊大呢、窦新芹、窦新旺、欧文龙等人围坐在杨新才家的山房火塘边进行协商,最终依照法律、对照村规民约、参考历史惯例,形成了杨新荣和杨新才集体林地承包管理林界线与管理办法,为猴桥村集体林地管理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示范。

  这些生动的事例,便是“火塘会议”助力乡村治理的日常。在干部服务群众的真诚感召下,群众主体意识得到了激发。党员和村民主动组成文明实践队,积极参加新冠疫情防控巡逻、森林防火检查、基础设施管护等,逐步形成自治共治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四是小火塘传承“好文化”,共同铺出精神富足路。猴桥村把加快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作为重要任务,整合“四位一体”建设试点、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乡村旅游等项目资金,建成傈僳族博物馆、国门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突出傈僳族文化特色,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建乡风文明、欢乐送、心灵(婚育)解码、乡音巧讲、健康守护、小小调解员、美丽守护(环境保护)等9支基层文明实践队,以及理论宣讲、教育体育、文化宣传、科普、社会治理5支村级志愿服务队,实行菜单式管理,组织开展“习语润傈僳”、我们的节日、傈僳三弦舞等文娱活动,抒发对党的感恩之心,歌唱傈僳寨幸福生活。每年还举办爱国戍边刀杆文化节、野生菌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保护传统文化和习俗。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4岁的蔡秋云是村民代表、蔡家队文艺队队长。她从小爱好傈僳舞,先是自己学自己练,因为跳得最好被大家推选为队长。文艺队有26人,大部分是二三十岁的家庭妇女,都是傈僳舞的爱好者。没有现成的可学,蔡秋云就跟着三弦调子自己编舞蹈。白天要干农活,队员们就晚上集中练习。没有服装道具,她们就动手自己缝制演出服,把割稻谷、筛筛子等生活场景融入舞蹈中,还创作小品等。到举办刀杆节等活动时,文艺队会应邀去进行表演,虽然除了误工费几乎没有其他收入,但大家积极性很高。“阿多(火)”燃起来,“哇其(舞蹈)”跳起来,跳出团结和谐,跳出幸福美好,跳出心向党中央。

  窦文辉是村里弹三弦年龄最小的传承人,由于父亲和两个舅舅都弹得一手好三弦,窦文辉耳濡目染,也学上了三弦,他还购买了芦笙、长笛、木箫等,学习不同民族乐器的弹奏。“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让它传承下去。”窦文辉暗下决心。他说如果孩子喜欢,他也想把手艺传给下一代。他随手弹起三弦,或欢畅、或悠扬,动人的故事从弦声中流出来,好似清晨扎木菜(小姑娘)目送阿依帕(小伙子)去狩猎的浪漫场景,又似边寨傈僳族庆祝节日的生活情景,饱含生机与希望。

  五是小火塘落实“好政策”,共同铺出小康幸福路。猴桥村立足沿边、跨境、民族的实际,聚焦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统筹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边防巩固安宁,落实党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猴桥村注册成立腾冲市普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的运行模式,流转15.6亩土地建成高端冷水鱼养殖场1个,养殖三文鱼2万余尾;建成并出租肉牛养殖场2个,养殖肉牛100余头。依托水多、山多、林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下草果种植,每年草果收入470余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1万元。着力打造“国门党建+边境旅游”模式,党员带头开办民宿7家、农家乐11家,2023年,全村边民互市交易额达588万元,形成党建促旅游、旅游活边贸、边贸带民富的良好格局。全村经济总收入达573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9.5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05元,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实现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强村与富民双促进。

  2022年,在村里食堂吃到自制的泡山胡椒后,猴桥村“两委”萌发了一个大胆的念头。2022年11月6日晚,村“两委”召集所有村民小组长,齐聚村委会火塘旁,共同探讨发展山胡椒试种植的计划。村民小组长回到各自寨子,开展几轮走访,围坐几次火塘后,群众的心气齐了,决定在国门新村海簸山一带尝试集中种植,同时在麻力坝和沙家坝自然村的入户道路两旁零星种植。通过一年试种成功后,2023年正式在全村推广种植。截至目前,猴桥村山胡椒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覆盖麻力坝沿路3公里和沙家坝入寨1.2公里的区域,长势良好。预计3年后猴桥村山胡椒开始创收,5年后大丰收,10年后保守估计仅此一项将增收100万元。

  43岁的余绍贵是一名朴实的傈僳族汉子,种过田、养过猪、搬过砖。30多年来,他家一直种植草果,现在规模已达100多亩,年收入近50万元。“自己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他一边学习草果管护技术,一边向村民传授致富经,带动左邻右舍种草果,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2004年,余绍贵被选为余家寨村民小组长,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起担任国门新村党支部书记。随着猴桥口岸建成,余绍贵又拿出积蓄投资180多万元建起宾馆,每年盈利约16万元。余绍贵说:“猴桥的发展机遇会更好,我是党员要以身示范,带动大家一起发展。”

  (二)启示思考 

  一是党组织坚强有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塘火才能点起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猴桥村得益于有一支坚强有力的村组干部队伍,坚持以党建赋能,把脚步迈出村委会,变“通知群众来”为“群众叫我去”,变“坐在会议室里”为“走进农户家中”,变“台上宣传布置”为“火塘边侃白话、拉家常”,从拢好群众、稳定群众到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的实践过程,有效实现让党的声音无障碍传递、惠民政策无缝隙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架起党群、干群“同心桥”,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组织保证。

  二是以群众为主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塘火才能燃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唱“独角戏”,必须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基准点,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贴合群众实际、适应群众需求、方便群众参与的路径,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筑牢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猴桥村抓住群众这个主体,以他们最日常的火塘为载体,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政策制定、实施、监督全过程,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以办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小事、实事为切入口,破解人民群众身边的大民生,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可感可知可及的“实景图”。

  三是传承优秀文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塘火才能亮起来。文化点亮精神、传承精神、富裕精神,事关树人、铸魂、聚心。“一唱雄鸡天下白,千门万户咿呀开”。当地傈僳族人将公鸡视为崇拜对象,把雄鸡头雕刻、装饰在房屋上、三弦上、服饰上,甚至连村庄的路灯杆头都做成雄鸡式样。他们还把刀山火海、火炬、三弦琴、箭及其他富有傈僳族元素的装饰物组成“一把弩”形状装饰于寨门,让传统文化随处可见,传承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直爽奔放的民族个性,发扬呵护自然、团结互助、追求幸福的优良传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传承发展农耕文明,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德等文化因子,汲取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养分,以文化浸润民心、引领价值,改造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革除陋习、破除旧俗,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文化的种子在乡村大地生根发芽。

  四是发展致富产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塘火才能旺起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必须抓住产业发展这一关键,以农业农村为基础和依托,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注重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拓展农业农村多种功能,形成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业态丰富、联农带农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有效增加收入。

  (三)问题挑战 

  一是传统习俗的调适与革新。随着农村发展进程的加快,传统的乡村生活和文化逐渐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取代。过去,猴桥村不少群众家中一般都是在中堂砌火塘,布局于庭院的中心位置。随着家庭住房改善,群众舍不得把新房子熏黑熏坏,有的在厢房、院子、灶房一角保留火塘,有的则改成了可搬动的火盆,甚至是电炉之类的现代取暖设备,火塘正逐渐被新的生活习惯和新的社会关系替代。

  二是乡村人口的流失与凋敝。大量优秀的农村劳动力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与生活条件,导致了农村“空心化”现象,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下降,社会服务跟不上,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目前,猴桥村整体外出人口占比不大,一方面是因为边民补助政策的落实增加了收入保障;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生态资源好,村民借助口岸优势发展种植、商贸等增加收入空间大。一旦利益杠杆的平衡被打破,难阻人口外流趋势。

  三是国门意识的固守与突破。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推进,在全省大力推动口岸经济背景下,边疆群众靠口岸吃口岸的意识越来越强,走出去贸易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可能会带回先进的文化,也可能带回不良的思想。另一方面,面对类似于新冠疫情这样的危机,少数群众会持关门态度,不敢走出去,从而制约口岸经济繁荣。

  四是文化传承的断层与滞后。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当前,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被忽视、破坏和取代的情况日渐严重,农民精神生活仍然贫乏。猴桥村的文化传承多为家庭或家族,但年轻人大多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不愿意打磨研究,参与三弦舞、刀杆节等传统文化活动的人越来越少。

  三、“火塘会议”的发展前景与建议 

  (一)潜力趋势 

  费孝通认为: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乡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迁移成为常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对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等作出具体部署,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新的政策机遇。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发生新的变化,出现了到农村“建个小院”“围炉煮茶”等时尚消费热潮,农村有望迎来逆城市化发展机遇,很多年轻人对农家的火塘文化很感兴趣,为传承发扬火塘文化带来了新的希望。如今,猴桥村的各类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夯实,村容村貌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伴随着沿边开放不断拓展,到这里观光游玩的游客逐步增多,将促进“火塘会议”拓展内涵,从物质态、载体性向旅游功能转变。可以预见,“火塘”在未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一方面是继续以新的物质态发挥现有功能;另一方面是搭乘腾冲文旅的“大篷车”,大力发展火塘文化旅游产业,在挖掘基层文化艺术资源,保护三弦舞、刀杆节等传统文化方面发挥重要平台作用,传承优秀农耕文明,点亮乡村文明之光。

  (二)相关建议 

  一是实施保护传承,留住乡愁味道。从烧柴到烧炭再到用电的逐步演变,传统火塘将越来越少。失去这一农村生活和精神栖息的优质载体,将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遗憾。建议设立专项资金,创新支持和激励方式,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加大文化习俗的宣传推广,让“火塘”等传统民俗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与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农村开展文化建设持续提供资金支持,增强文化建设内生动力。以利用促保护,将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永续发展的优质资产,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中实现有效保存。

  二是坚持正向运用,提升运行质量。“火塘会议”受欢迎充分说明,回应群众需要、符合农村生产生活规律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式和载体才能有实效性、号召力和生命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不断适应农村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变化,充分了解基层需求,拓展bbin下载,bbin注册,bbin宝盈像“火塘会议”这样的好形式、好载体。要主动占领阵地,坚持正面导向、促进用好用活,更加有力有效地把群众组织起来,谈生活、说变化,讲政策、传精神,解难题、促和谐,育家风、兴文化……使其成为宣传宣讲政策的阵地、促进团结和谐的阵地、培育文明乡风的阵地、传承优秀文化的阵地、创造幸福生活的阵地。

  三是整合培养模式,壮大人才队伍。农村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传承人,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补足人才短板,坚持“引、育、用、留”并举,整合各类文明实践队伍、落实乡村振兴文化人才支持计划,通过各种方式挖掘本土文化人才,培育乡土艺术家,扶持农村民间艺人收徒传艺,以资金和项目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乡村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团组,培养本土“不走的农民文艺队”。打好“乡亲牌”“乡情牌”“乡愁牌”,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确保人才回得来、留得下、在得住,为乡村文化建设引来源头活水。

  四是聚焦移风易俗,塑造乡土新风。大力实施乡风文明建设工程,把农村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切入点,与时俱进修改完善和运用好村规民约,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机制,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久久为功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持续推进农村丧葬习俗改革。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将文明的种子根植心田,不断扩大主流阵地,让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村民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理,成为村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五是突出优势特色,赋能产业振兴。坚持文化引领、产业带动,搜集、挖掘和整理傈僳族火塘文化的历史,讲好本地“火塘故事”。结合腾冲旅游发展,将猴桥村的火塘文化与边境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相融合,开展围炉煮茶、围炉夜话、篝火晚会等文娱活动,把火塘打造成猴桥独特的旅游标识。加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吸引bbin下载,bbin注册,bbin宝盈人到国门新村来旅游,有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群众收入,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保障。



附件:

  1. 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中心( 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局 )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5.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6.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7. 农民日报社
  8. 中国农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农村读物出版社)
  9. 中国农村杂志社
  10.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11.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部党校)
  12.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
  13.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14.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15.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16.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17.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18. 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19. 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
  20. 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21. 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22.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欧洲联盟农业技术中心)
  23.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商会)
  24. 中国国际减贫中心
  25.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26.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
  27.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28.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29.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30.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31.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秘书处)
  32.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33.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34. 全国畜牧总站
  35.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
  36.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
  37.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38.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
  39.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
  40.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监测中心
  41.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42. 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海洋局
国家核安全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信访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反垄断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气象局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数据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农业农村局
天津农业农村委
河北农业农村厅
山西农业农村厅
内蒙古农牧厅
辽宁农业农村厅
吉林农业农村厅
吉林畜牧业管理局
黑龙江农业农村厅
上海农业农村委
江苏农业农村厅
浙江农业农村厅
安徽农业农村厅
福建农业农村厅
江西农业农村厅
山东农业农村厅
河南农业农村厅
湖北农业农村厅
湖南农业农村厅
广东农业农村厅
广西农业农村厅
海南农业农村厅
重庆农业农村委
四川农业农村厅
贵州农业农村厅
云南农业农村厅
西藏农业农村厅
陕西农业农村厅
甘肃农业农村厅
青海农业农村厅
宁夏农业农村厅
新疆农业农村厅
新疆兵团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bbin下载,bbin注册,bbin宝盈农业农村部

承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网站识别码bm21000007 京ICP备05039419号-2

京公网安备 bbin下载,bbin注册,bbin宝盈